RTK測量時坐標系統(tǒng)的轉換方法介紹
坐標系統(tǒng)的轉換方法有七參數,四參數,三參數,一參數等等
以我國坐標系統(tǒng)的應用為例,介紹RTK測量中坐標系統(tǒng)的轉換方法。到目前為止,我國使用的平面坐標系主要有北京54坐標系、西安80坐標系和國家2000坐標系。
以我國坐標系統(tǒng)的應用為例,介紹RTK測量中坐標系統(tǒng)的轉換方法。到目前為止,我國使用的平面坐標系主要有北京54坐標系、西安80坐標系和國家2000坐標系。它們三者的本質區(qū)別在于采用了不同的橢球基準。在實際生產中,仍然存在一個局部獨立坐標系,它是在上述坐標系的基礎上建立的。高程坐標系主要由兩個系統(tǒng)組成:1956年黃海高程基準和1985年國家高程基準。
坐標系統(tǒng)的轉換方法有七參數,四參數,三參數,一參數等等。根據兩種坐標系之間的幾種關系,可以采用相應的轉換方法。
RTK測量中的坐標系轉換可以分為平面轉換和高程轉換兩種。平面轉換主要采用控制點反算轉換參數的方法,根據測區(qū)范圍和精度要求采用不同的轉換方法。對于涉及兩個不同橢球基準的坐標系之間的相互轉換,通常使用七參數進行轉換。如果測區(qū)的面積較小,可近似視為一個平面(約10公里內),可采用四參數進行轉換。
GPS高程系統(tǒng)的轉換主要采用高程擬合和似大地水準面精化模型進行高程插值。高程擬合有兩種方法:平面擬合和曲面擬合。平面擬合指在平面上至少選取三個高程控制點,通過GPS測量得到這些控制點的兩組坐標,通過兩組坐標系的差值得到每個控制點上高程的異常值。然后,根據不同的方法對異常高度值進行內插。通過GPS測量,根據GPS高程和異常值可以得到測點的正常高程。曲面擬合與平面擬合原理是相同的,,只是在曲面內進行內插高程異常值,這種方法比較符合實際情況,所以準確率比較高。
差分GPS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地面參考站和流動站之間的空間相關性。GPS分布在距離地面2萬公里左右的太空中,而地面參考站和流動站之間的距離在幾十公里到幾百公里之間,相對于衛(wèi)星站之間的距離可以忽略不計。因此,我們認為參考站和流動站周圍的空間環(huán)境對兩個接收機導航定位的影響是等效的。
需要購買全站儀、GPS-RTK、水準儀、經緯儀等測繪儀器,或有測繪儀器相關問題可以聯系萊佳德科技。
版權說明|萊佳德科技南京有限公司尊重原創(chuàng),圖片和文章的版權為原作者所有,若有侵權請聯系本單位,我們會及時聲明或刪除。?